我觉得,记忆仿佛棉花,人生却如丝棉。
归根结底,世间一切人的一切记忆,无论摄录于惊心动魄的大事件,亦或聚焦于千般百种的小情节,皆包含着人生质量伸缩张弛的活动片断。否则,它们不能成为记忆。大抵如此。基本如此。而区别在于,几乎仅仅在于,人性当时的状态。或体现为主观的介入,或体现为客观的影响。甚至,体现为久难愈合的创伤。
记忆之对于人,究竟意味着些什么呢?
这个问题,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白。
每一个人,当他或她的生命临近终点,记忆便一定早已开始本能地质量处理。最后必然发觉,保留在心里的,只不过是一些人性的感受。或对人性的领悟。
而那,便是记忆所能提供给我们的最为精粹的东西了。
好比一大捆的棉花,经弹棉弓反复一弹,棉尘纷飞,陋絮离落,越弹越少,由一大捆而一小团。若不加入新棉,往往不足以再派什么用场。而一旦加入人对人性的思考,则就如同经过反复弹汰的棉中加入了丝棉,纤维粘连,于是记忆产生了新的一种价值,它的意义高出了原先许久许多。
以上,是我细读《点点记忆》想到的。
此前,我读过一些中国高干儿女们所写的,关于父母辈们的回忆文章。比如贺捷生大姐回忆贺龙元帅的文章,比如陶斯亮大姐回忆陶铸的文章,似乎还读过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女儿回忆其父的文章。我之所以不在陶铸和刘少奇的名字后加“同志”,乃因我根本没有妄称“同志”的资格。相对而言,《点点记忆》尤显得特殊。贯穿字里行间的思考,使之不同于一般的“纪实”,也不同于屡见的回忆,而更接近于长篇的“心得”——历时10年之久的狂乱年代中,一位女性以其对人性的细微坦诚的感受所总结的“心得”。那一种感受开始影响甚至开始践踏其人性时,她还是少女。我们可以想象,其后的整整10年中,她也许不曾笑过。“文革”也可以说是对她们和他们的一场空前的人性的袭击,袭击过后是长久的压迫……
但此种厄运不唯是点点们的。乃是许许多多中国人的相似的遭遇。首先是许许多多中国知识分子及文化人的,其次是许许多多被阶级成份划入“另册”的中国人的。政治风暴从建国以后对他们和她们的袭击几乎不曾间断过,而“文革”是一次总的“扫荡”。没有过笑容的少年和没有过笑容的少女,在中国在“文革”结束之前,大约要以百千万计……
尽管事实如此,我读《点点记忆》时,还是有多处受到了大的感动。
我写字桌的玻璃板下压着半页纸。那是台湾著名电影导演的复印手书。几行用碳素笔写的字,常入我眼已七八年之久。
他写的是——“读完《沈从文自传》,我很感动。书中客观而不夸大的叙述观点让人感觉,阳光底下,再悲伤、再恐怖的事情,都能够以人的胸襟和对生命的热爱而把它包容……”
我读《点点记忆》的感动,与侯孝贤读《沈从文自传》的感动是一样的。
我觉得《点点记忆》的行文,与《沈从文自传》的行文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客观而不夸大的叙述观点;那就是——过来人对当年事的胸襟的包容性。
我认为,以上两点加起来,不仅决定了文章自成一格的品质,也真切地体现出了写文章的人的品质。某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要求自己尽量做到实事求是的品质。
首先令我深受感动的是写文章的人和林豆豆的关系,以及她在“文革”结束10年以后第一次邀见林豆豆的情形。一声“豆豆姐姐”,似乎将父辈之间的仇怨,轻轻一系,打了个死结。这一种打算了却的态度,仿佛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竖起了一道具有过滤性的墙。写书的人只想将墙那边的真相梳理清晰,本能地防止我们许多人内心里都每每会萌生的清算的动机,从墙那边沾染着历史的污浊渗透过来,毒害到自己的灵魂里。体现于人类政治中的最大不幸,莫过于隔代的清算。
罗点点对林豆豆的态度,实在是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的。也实在是值得在我们中国人中提倡的。
不难看出,与全文相比,作者此段写得尤其心平气和,没有一丝情绪化的痕迹。分明的,下笔之际给自己规定了严格的原则——绝不蓄意伤害对方。甚至,还分明的,我们竟能看出怜悯。不是可怜,是怜悯。政治的伤疤,呈现在她们的父辈们身上,性质是那么地不同,后来又是那么地富有戏剧性。但呈现在儿女们身上,则几乎便是同样性质的触目的伤疤了。
可怜是俯视意味的。
怜悯是相同感受的人们之间相互的不言而喻。
罗点点和林豆豆,她们除了对父辈们“你存我亡”的斗争所持的不同观点,肯定还有某些极为一致的感受吧?
知青经历的一章读来也令我深受感动。
此经历使作者说出了这样的话——“中国老百姓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安分守己、最热爱和平的人民。”
这一种对于中国老百姓的评价,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过的人,是不太能认识到的。宽敞而豪华的客厅里,往往容易产生的是对中国老百姓所谓“劣根性”的痛心疾首和尖酸刻薄。甚至,容易从内心里滋生轻蔑。作者身为共和国“重臣”及赫赫有名的将门之女,思考到了中国老百姓何以那样的地域文化的背景原因和民族心理长期积淀的原因,真的使我不禁刮目相看起来,允许我斗胆而又放肆地妄评一句:这一种思考,都未必是她们和他们的某些父辈们当年头脑中认真进行过的……
鲁迅先生的家道从中兴骤往社会的底层败落,这使他看待中国社会众生相的目光深刻而犀利。他那一种目光,有时令我们周身发寒。
人的目光的深刻和犀利,是否一定必须与冷峻相结合,才算高标一格的成熟呢?
《点点记忆》告诉我们,却也未必。
它从反面给我们一种启示——人看待社会看待他人的目光,如果在需要温良之时从内心里输向眼中一缕温良,倒或许会使目光中除成熟而外,再多了一份豁达。而深刻和犀利与豁达相结合,似乎更可能接近世事纷繁的因果关系……
客观,温良的文风,使《点点记忆》通篇平实庄重。并且,也使我们读者不难进入一种从容稳定的阅读状态。此状态乃读记述大事件的文章的最佳状态。使我们的思考不至于被激烈的文字所骚乱。
与棉花相比,丝棉的纤维细长且韧。同样的被子,丝棉的,不但比棉絮的轻得多,也暖得多。
人性原本非是什么厚重的事物。
人性的本质是柔韧软暖的。
丝棉的最薄处,纤缕分分明明,经纬交织显见,成网而不紊乱。在人性的丝棉的网罩之下,记忆的棉花才会长久地保持成被的形状而不四分五裂太快地变为无用之物……
人性的薄处,亦即人性最透亮之处。
这一种透亮,在《点点记忆》中多方位地呈现……